中國的鐵礦資源其實是非常豐富的,儲量并不小,就其總量來看排名僅次于澳大利亞巴西和俄羅斯。與此同時,中國的廢舊鋼鐵遍地都是,如果要想回收利用其實也是可以的。但是有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就是,我們寧愿高價進口別國的鐵礦石也不太愿意利用廢舊鋼鐵,同時也不能自滿自足,這是為什么呢?首先,中國的廢鋼鐵都讓小冶煉廠拿去煉地條鋼了,大鋼回收不到。這是一個非常惱火的問題,拿廢舊鋼鐵練地條鋼是國家屢禁不止的事情,因為地條鋼不純,雜質太多,在質量上也難以得到保障,在后續(xù)的使用過程中很容易出現(xiàn)安全事故。但實際上這些廢舊鋼鐵也只有小冶煉廠樂意去回購,那些大一點的冶煉廠是不屑于回收廢舊鋼鐵的。之前我們也說到了,那些廢舊的鋼鐵里面摻和的雜質太多,尤其是那些長滿銹的鋼鐵更是如此,人工搬運和提純這些鋼鐵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與直接進口鐵礦石相比,其實兩者成本相差不多,甚至前者高于后者,所以直接進口鐵礦石何樂而不為呢?而那些小冶煉廠大多是地下作坊,他們從廢舊鋼鐵里面提純再次冶煉鋼鐵的成本比較小,因為他們不需要特別強調質量,所以他們生產出來的鋼鐵大多變成了地條鋼。地條鋼外表上和正常的鋼鐵看起來沒有多大區(qū)別同時生產成本也低,同樣可以賣出一個好的價格,所以有時候那些廢舊鋼鐵被那些小冶煉廠偷偷給買走了,大鋼鐵廠尋不到也是其中一個原因。另外,廢鋼鐵中,元素含量不同,影響鋼種質量,只能少量添加。其實我們對于鋼鐵冶煉的認識都只停留在最原始加工的基礎之上,認為直接利用廢舊材料比從頭到尾利用新的材料更省錢也更方便。事實上我們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大多數(shù)回收廢舊材料最強的目的不過是響應政策出于環(huán)保,但是就其成本和質量上來講還真不如直接用新材料制造新的產品。因為在廢舊鋼鐵中,元素含量及其不同從而會影響鋼鐵的整體質量,新鮮的鐵礦石里面絕大部分都是鐵元素,雖然也參雜著其他少部分元素,但畢竟這些都是少數(shù)經過簡單的加工就可以篩選和區(qū)別出來。但是廢舊鋼鐵不一樣,廢舊鋼鐵是二手生產過剩的產品,經過了第一次從鐵礦石中最原始的提純,在加上可能生銹的情況就會導致廢棄鋼鐵里面摻雜著過多的其他沒有任何價值卻能影響質量的元素。要將這些鋼鐵分揀提純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工序工程,要想保證質量的話就需要投入很大的成本以及其他先進的技術。相比回收廢舊鋼鐵,直接從別國進口鐵礦石一方面更加自由自在,另一方面還能保證質量和減少成本,何樂而不為呢?當然那些廢舊的鋼鐵也不會浪費,只要有有利可圖的項目和地方就自然會有人去解決這些東西,當然靠這些早已經廢舊的鋼鐵所煉出來的鋼鐵,質量上有沒有保證這就難得說了。那么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我國的鐵礦石儲量在全世界排名都是比較靠前的。為什么我國每年還要花大價錢從澳大利亞等國進口鐵礦石呢?這就涉及到一個殘酷的現(xiàn)實,我國雖然有豐富的鐵礦石資源,但是從質量上來看鐵礦石也得分個三六九等。我國90%以上的鐵礦石礦皆為貧礦,鐵礦石內含有剛需的鐵元素太少,難以保證質量和數(shù)量上的要求。除此之外,這些鐵礦石生性狡猾,都深埋在地下,想要開采不是易事,同時還有極大的風險。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涉及到國際上一個不成文的習慣和做法,兔子不吃窩邊草。只要有錢,縱使國內礦產資源豐富也要從別國進口,這是一個戰(zhàn)略問題,也是一個從長遠角度考慮,富有長遠眼光的問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