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援引消息人士報道,諾里爾斯克鎳業(yè)公司(下稱“諾鎳”)正考慮明年削減10%的鎳產能,原因是一些歐洲買家不再從俄羅斯購買鎳,鎳可能會出現(xiàn)過剩。
諾鎳減產消息傳出后,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鎳期貨漲幅一度擴大至7.1%,不過仍低于日內高點。
作為俄羅斯最大的礦業(yè)冶金公司,諾鎳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鎳與鈀生產商,控制著全球約1/10的鎳市場,該公司今年的目標產量是20.5萬噸至21.5萬噸。
知情人士稱,諾鎳已經向一些客戶通知了其減產計劃。
若減產10%,諾鎳的產能將接近2021年的水平,當時該公司兩座主要礦山的供應受到了洪水影響。
鎳最大的用途是用于制造不銹鋼,全球超過70%的鎳被用于制造不銹鋼,鎳也是生產電動車電池的重要原材料。
雖然美國上周宣布制裁諾鎳最大股東兼CEO弗拉基米爾·波塔寧,但諾鎳公司并未受到制裁。
美國財政部表示,根據外國資產管制處(OFAC)截至2022年12月15日獲得的信息,波塔寧并沒有掌控諾鎳50%以上的股份,因此該公司不會成為波塔寧的被制裁財產。
不過,由于俄烏沖突擾亂了物流、保險和航運,諾鎳還是受到了沖擊。芬蘭國家鐵路公司將在12月底停止與俄羅斯之間的貨物運輸,這意味著諾鎳將被迫尋求其他途徑向其芬蘭Harjavalta子公司輸送供應。
諾鎳上月表示,明年全球鎳市場可能會出現(xiàn)約11萬噸的潛在過剩。今年秋季,LME就是否禁止俄羅斯金屬發(fā)起了咨詢。雖然LME最終決定不禁止俄羅斯金屬,諾鎳還是被波及,其2023年合約簽約一度暫停了約一個月。
今年以來,LME鎳期貨價格上漲了40%。不過今年3月爆發(fā)“妖鎳風波”后,LME鎳合約的流動性急劇下滑,市場開始質疑其是否能作為全球鎳期貨基準。
數(shù)據顯示,今年11月LME的日均交易量僅為3.54萬張合約,與1月相比降幅達到60%。業(yè)內人士認為,倫鎳價格目前已無法反應市場基本面。
返回列表